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3岁男童被咬身亡。养犬管理不能有盲区。

母婴育儿 2024-05-16 浏览(847) 评论(0)
- N +

■社论

我们不能因为农村地区有更强的“散养”惯性而忽视这一领域的规范。

近日,河南一3岁男童被狗咬伤不幸身亡的新闻让人十分尴尬。

据报道,男孩的母亲介绍,4月21日,小星(化名)在新野县赵刚村附近的路边玩耍时被一只突然跑出来的哈士奇袭击,受了重伤。在注射第五针狂犬疫苗前,小星出现发热、恐风、狂躁、吞咽困难等狂犬病症状,最终不幸离世。

5月15日,赵刚村的一名村干部表示,这只恶狗跑到了另一个村庄,并在晚上被杀死,但狗的主人尚未找到。新野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当地警方正在对狗主人进行调查。

近年来,狗伤人的现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一个3岁的孩子被一条恶狗咬伤后失去了生命。如此惨烈的“事故”无疑再次为养犬管理和养犬文明敲响了警钟。

不过,与以往引发舆论关注的恶犬伤人事件相比,此次事件还有一个相对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发生在农村地区。这一事件暴露了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些犬类管理乱象,应该引起重视。

很多人应该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以往舆论场上讨论的文明养犬话题,以及最受关注的狗伤人现象,似乎更多属于“城市话题”而非农村话题。

与此相呼应的一个细节是,近年来,各地出台的文明养犬规范和养犬管理规定,也大多默认针对城市。比如,不少地方的相关养犬管理政策明确,适用范围为“实施城市管理的区域”。以此次事件为例,当地2020年文明养犬专项治理行动也明确将实施范围界定为“中心城区”。

难道真的是因为农村地区没有犬类疾病,才导致缺乏公众的关注和缺乏针对性的管理规范吗?显然不是。仅在公开报道中,近年来农村地区恶犬伤人致人死亡的恶性案件就多次出现。

例如,2021年4月,重庆奉节县一名二年级男孩在途经乡村道路上学时被独居农民喂养的狗咬伤,经120抢救无效死亡;2020年12月,河南省鹤壁市公安局红旗派出所报告称,山城区石林镇侯留江村一名儿童被狗咬伤。经120医护人员确认,孩子已无生命体征;2019年11月,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一名9岁女童在上学途中被两条恶犬咬伤并拖拽。女孩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这些极端案例的反复发生表明,未能产生足够的话题并将其完全纳入管理规范并不意味着农村地区的犬类疾病不存在。即使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狗也普遍属于自由放养的状态,其中许多仍在流浪,而且饲养大型犬的情况也更多。此外,农村地区文明养犬和防疫意识相对较低,恶犬给人们带来风险,甚至变本加厉。

因此,这一领域的规范不能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因为农村地区有更强的“散养”惯性而被忽视。

客观地说,农村地区的养犬管理更加复杂,需要克服更多观念和资源上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放手。比如,参考城市养犬管理,基层部门在农村按家庭进行犬只登记,引导和普及文明养犬理念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流浪犬监督处置机制,这可能不需要太多投入。关键是要有意识地注意。比如,养犬管理可以纳入农村基层治理网络。

此外,关于农村地区对犬类疾病的应对措施,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也就是在事发后,被狗咬伤男孩的父母在当地找不到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不得不赶到南阳市。而“我跑了两三个地方,要么没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要么就关门了”。这是否意味着对预防狂犬病发挥重要作用的相关药物资源也存在“下沉”问题,这也值得正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