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一天工作4小时,月薪4万的孩子,还不如一个成长伴侣。

母婴育儿 2024-05-17 浏览(510) 评论(0)
- N +

■观察者

不要相信社交媒体“钱多事少”的渲染。

月薪4万元,每天只需工作4小时左右,包括吃住、豪车、偶尔出国旅游——如果有这样一份工作摆在你面前,你激动吗?近日,一个名为“儿童成长陪伴员”的职业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这个职业是否真的像网上营销文案中描述的那么美好,恐怕要打上一个问号。有媒体记者在体验求职过程后发现,中介机构给出的工资标准比较随意,而且他们不缴纳社保,还要收取第一个月工资的20%。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儿童成长陪伴员”的性质不明确、界限模糊,对从业人员的能力和责任要求差异较大空。一方面,在“高薪”的吸引下,求职者希望不断加入;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和家庭对陪读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不同,人岗匹配困难。

例如,一些雇主和家庭将“儿童成长监护人”视为仆人,他们不仅要求监护人帮助完成家庭作业,还需要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甚至涉及一些家务。这样就混淆了家庭教育和家政服务的界限,容易给求职者造成困扰,引发劳动纠纷。

从求职者的经验和素质来看,一些缺乏教育行业经验的年轻从业者实际上无法满足孩子成长和陪伴的要求。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不是作业辅导,而是在早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性格特征。

虽然目前“儿童成长陪伴”仍是一个小众职业,但它对雇主的家庭经济水平和从业者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任何一个职业想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形成一个共识性的行业标准。

一些专家对一些机构打着“儿童成长伴侣”的幌子进行学科教育表示担忧。这其实就是打擦边球。

目前,“儿童成长陪伴员”通常由有需要的家庭直接聘用,缺乏中介机构的制约和保障。为了加强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培训可以由具有专业水平的机构进行,然后委托给家庭。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陪读教师的社保和纳税问题,还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保护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不要偏听社交媒体上“钱多事少”的渲染。在尝试“儿童成长伴侣”这一新职业时,充分评估自己的资质和抗压能力。

从监管角度看,需要加强对“儿童成长陪伴”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中介机构是否提供真实的信息匹配服务,是否收取不合理的中介服务费和培训费,以及是否能够积极协调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纠纷,都应进一步规范。

无论如何,“儿童成长伴侣”面向儿童、服务家庭,关系到下一代的未来,绝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父母也要学会深度参与孩子的成长,努力成为“孩子身边的陪伴者。”

□王钟(媒体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