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如何处理孩子入园后亲子分离的焦虑?_幼儿园_儿童_家长

母婴育儿 2024-06-12 浏览(118) 评论(0)
- N +

婴儿入园时只有33个月大。距离3岁,还有3个月。当时他们班最小的28个月。两名教师和一名护士照看30多名儿童。(我们派了一个公共公园,所以监控不是外部的。)

第一天送孩子去幼儿园,她开心极了。因为有很多孩子和她一起玩,老师会带他们玩游戏。当我回到家时,我的心脏上不去,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担忧:

孩子能不能吃饱?有没有喝水呢?有没有小朋友和她玩?老师厉害不厉害?找不到妈妈,会不会伤心?尿裤子了,会不会和老师说?

我以为我终于上幼儿园了,我可以工作了,但我的心就是静不下来。我一直在幼儿园外面飘,但是我进不去。我赶时间!多么不安!

晚上接孩子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孩子玩得很开心。”看着孩子的笑脸,手里攥着湿漉漉的裤子,我的心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每次去接孩子,眼睛都肿得像葡萄一样,接下来的两天嗓子都哑了。宝宝说:“我不想去幼儿园,但我想和妈妈在家里玩。”

我之前给宝宝选幼儿园的时候,也去了很多私立幼儿园。除了饮食和环境,老师的素质也参差不齐。我哪里知道?当时因为不放心孩子,就去一家私立幼儿园应聘幼师,试了3天。然后我放弃了去私立幼儿园的想法,选择了公立公园。因为训练有素的老师,有方法的老师,深受家长和孩子喜爱的老师都来自公立幼儿园。(只是我当时的个人情况,不能代表一切。)

展开全文

另外,我觉得既然选择了,我就选择信任。

因此,当孩子产生分离焦虑时,我一方面安抚孩子的情绪并培养信任;一方面和孩子约定:“午饭后妈妈来接你”,然后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

我庆幸自己的分离焦虑和孩子的分离焦虑不在同一天。否则,我可能会做出离开公园的决定。

上幼儿园的第二天,看到孩子的眼睛肿得像葡萄一样,我忍不住心疼。然后问老师白天孩子的情况。就像吃饭、睡觉和与孩子相处一样,家长可以与老师交流。

然后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我晚上接孩子的时候,发现老师牵着她的手。老师说:“无论我去哪里,我都会带着她。”

第二周,孩子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相信妈妈晚上一定会来接她。孩子脸上的笑容又增加了。

父母如何迈过心中的这道坎?

是的,分离焦虑不仅是儿童的问题,成年人也是如此。那么成年人该如何克服内心的担忧呢?

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分散注意力。(做家务、找工作、做兼职,总之别闲着。人闲着就爱瞎想。或者给自己和孩子制定一个3年计划,思考3-6岁孩子的生活如何过得丰富多彩?)每天和孩子聊天,了解幼儿园发生的事。(今天做游戏了吗?做的什么游戏?老师有没有表扬你啊?)和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的情况。(别问笼统的问题,老师没时间长篇大论说很多。比如孩子能自己吃饭吗?能吃完吗?)还可以给老师发微信询问。(别太频繁,老师有时间就会回复。有一次在中午给老师发微信,估计那会孩子都吃完饭了,然后老师直接给我发来孩子的一小段视频)帮助孩子在幼儿园交到好朋友。(顺路回家的小朋友,一起走;周末约着一起玩;带点健康的小零食,分享给小朋友)和孩子家长聊天,看看其他小朋友回家都说什么。如果家长有时间,还可以盯着视频看。(如果视频对家长开放的话)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父母养育子女不就是期待他们展翅翱翔吗?如果一直把孩子拘在身边,放在目光下,孩子哪里还有成长的机会呢?所以,相信孩子,相信自己。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和孩子一起成长。

标签: